為進一步加強企聯和會員單位間、會員單位間的聯系,促進不同行業間管理做法的交流。市“三會”于4月26日舉辦2012年企聯聯絡員活動,組織50余人從鄭州直赴中岳南麓的磴槽集團實地考察。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云淡氣爽,50余名聯絡員乘坐大巴向著素有煤海五朵金花之稱的磴槽集團一路西行。在車上,大家談論著企聯、介紹著自己所在企業一年來的發展,懷揣著對目的地的好奇與疑慮——這個煤炭企業是怎樣的環境?怎么抓安全?礦工的生活如何?……相信從磴槽集團映入眼簾那一刻起,這些疑問都將逐一得到答復。
這就是磴槽!
“這就是磴槽!”這是第一位下車的活動成員對磴槽集團總部的評價。磴槽集團總部位于登封市區,綠樹環繞,一圈在陽光下發亮的鐵柵欄將總部大院與外界隔開,院里鮮花盛開,與登封這座旅游城市融為一體。進入大院,開闊的廣場上國旗迎風飄揚,一座現代化辦公樓矗立在廣場后方,在它之后是整齊的聯排多層家屬區,從大門望到家屬區,行人慢步、交談細語,灰白色調的地面上沒有絲毫雜色,“靜”與“凈”成為這家企業給人的第一印象!
“磴槽集團是以煤礦為主業綜合性的企業集團,1987年被煤炭部首批命名為“質量標準化礦井”,被譽為全國鄉鎮煤礦“五朵小金花”之一。目前,集團產業還涉及水泥、貿易、地產、教育。2011年產值14.9億元,利稅2.9億元……”袁占國董事長的介紹讓在場的人們眼前為之一亮——金花之稱,名至實歸!
也許總部都是如此,礦區會是怎樣?大家似乎還是要證實煤礦企業的一些短板兒。
“到礦區看看吧” 負責這次活動的協調的磴槽集團郭朝軍主任似乎看出了各位的心思。接下來的經歷消除了疑慮。
體驗“三化”安全管理
穿過市區,順鄉間公路南下,來到了集團的龍頭企業金嶺煤業。這是一座現代化的礦井,投資少,效益佳。按照袁董長所說“安全為天”是磴槽的辦礦方針。那么今天我們見到的應該是安全管礦的三大法寶——標準化、科技化、人性化
標準化
從踏入礦區,一路整潔的地面徹底打散了煤炭企業的臟亂的思維定式,每到一處都有工作人員,主動向來訪者敬禮報告自己姓名、崗位職責、目前生產運行狀況。
“真有點兒回到了軍營的感覺”,行伍出身的遠東耐火副總苗建澤如是說。
來自中國500強的鄭煤集團聯絡員主動解釋:“這是‘手指口述’,是一種安全確認的方法。在我國主要運用于礦山行業,簡單易學、實用性強,可快速提高效率!”。
其實,今天我們見到的手指口述只是企業標準化管理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金嶺煤業積極推動管理標準化,向先進學習,博采眾長。企業經過不懈努力,連年被原能源部、煤炭部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質量標準化礦井”,被譽為嵩山腳下的一顆明珠。
科技化
在煤礦安全生產負責人的引導下,我們參觀了礦工下井的車間、無人值守配電室,礦燈超市、實驗室調度室等。礦燈上的定位系統可以告訴監管人員礦工的井下位置;操作員能遠程操控配電機房的供電設備運行情況;在調度室大屏幕前可清晰看到井下作業的實時影像。
來自鄭州交運集團的代表感嘆道:“我們也在用定位、圖像監控,這些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專業人員配備,金嶺煤業科技管控安全方面投入是可想而知的!”。
令人興奮的是,在設備實驗室,我們看到了企業安全生產的模擬模型,還見到了模擬瓦斯爆炸的實驗裝置,解說人員告訴大家:“這個實驗是真實演示,使礦工很直觀的看到危害,是從心理入手,直接進行安全教育”。
對此,市“三會”秘書長吳會鵬給出這樣的總結:“金嶺煤礦走科技辦礦、科技興礦、科技強礦之路,使企業呈現出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人性化
步入生活區,我們可以看到健身房、食堂、洗浴中心、宿舍樓集中布局,后勤人員不停忙碌。
“他們的生活環境怎么樣?愿意住在這兒嗎?” 從事酒店管理的友誼旅業李文章對這些設施的使用率質疑。
相關負責人微笑解釋到:“集中布局是為了工作一天的礦工更方便地洗漱、進餐、休息,更好地緩解他們的壓力,愉快地、安全地工作。早在上世紀80年代,磴槽煤礦就實現了住宿旅館化、洗澡淋浴化、吃飯餐館化、礦區園林化。除此之外,文化娛樂設施也非常到位,豐富了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增添了職工的自豪感和歸屬感。目前,集團各企業全部實現了旅館化住宿,冬有暖氣、夏有空調,服務員24小時不斷線的為職工提茶送水,鋪床疊被,打掃衛生,職工只需要帶幾件隨身衣服即可入住。特別是我們金嶺煤礦,看上去就是一個地道的山中小城。
除此之外,企業還為職工辦理養老統籌、醫療保險、配發股金等使廣大職工真正感到企業如家、自己如主的溫暖,切實成為企業的主人公。
探尋聯合國補貼項目
別看這樣一個位置偏僻的子礦井,它擁有國際碳排放交易補貼70萬歐元的能源循環利用項目——瓦斯發電系統項目。
在廠區的一角,我們看到一排轟鳴的身著綠裝發電機組,不見煙霧、不見粉塵,能見到儀表指針穩定的顯示數據……
眾所周知,對于煤礦而言,談“瓦”色變。但精明的磴槽人趨利避害,用這套神奇的設備每月產出950萬千瓦時的電量供礦區生產、生活使用,節省了大量資金。
“我們公司也在循環利用水資源,相比之下電更有市場,貴公司是否有意擴大此項目規模?”鄭州太古可口可樂王凱向相關負責人提出建議。
“為了職工的安全、生產的,我們希望瓦斯越少越好!咱不差錢!”對方的一句調侃又別有寓意。“不差錢”把在場的人們都逗樂了。
面授留人之道
來自四維機電的郭海偉關注企業留人的做法。隨同前來的集團辦公室袁主任在此方面做了簡要介紹。
他表示,企業通過內部刊物來作為上達領導下至職工的紐帶,在上面可以看到集團的指示,員工的訴求,還有事件的點評,讓職企間、員工間有一個交流的平臺,化解矛盾,提升企業的凝聚力。隨著企業的壯大,那些富有經驗的老員工,就成為企業無形的財富。集團公司深悉職工“安家”才能“樂業”,于是推出住房補貼措施。對在企業服務20年以上的職工,給予每年2500元的購房補貼。舉個例子,你在我們單位工作30年,你買房。單位一次給你7萬5千塊補貼。如果不夠,還會再給你10萬元無息貸款。
“我們把對員工的福利公示,員工可以自行檢查其是否享受,也希望有一天企業做大了也可以他們這樣的照顧”阿五美食劉斌有感而發……
臨近午時,離開金嶺礦區,考察團在磴槽集團舉行了“聯絡員會議”,表彰企業管理先進工作者。
會后,參會人員進行了熱情的交流。
下午,企聯組織參會人員登嵩山、覽美景——漫山的綠樹成蔭、涓涓溪流從身邊流過,徜徉其中,觸摸著嵩山的壯麗……
一天的時間即將過去,磴槽集團人員向來訪客人揮手送別,聯絡員們還沉浸在表彰會的高興、參訪的驚喜之中,談論著所見、所聞、所感。大家都不時地透過車窗,向著磴槽集團、金嶺煤礦的方向回望,默默地祝福這座煤海中的小金花常開不敗,越發美麗。(鄭州市企聯 趙云鵬)